衄血指的是非外伤所致的出血症状,通常由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1、血管壁功能异常:正常的血管在破损时会发生反射性收缩,使血流变慢,有利于初期止血。若血管不能正常收缩,则可导致衄血。常见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尿毒症、动脉硬化等。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在血管损伤处黏附聚集,形成白色血栓阻塞伤口,起到止血作用,当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时,均可引起衄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等。
3、凝血功能异常:凝血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参与,任何一个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均可引起衄血。常见于血友病、维生素K 缺乏、凝血因子缺乏症等。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血液淤积于皮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根据出血面积大小可分为瘀点、紫癜和瘀斑。特殊部位的皮肤黏膜出血可表现为鼻出血、齿龈出血、月经量增多、血尿和黑便。
衄血是多种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如果是偶发出血,患者可自行进行止血处理,如果出血量大,或出血频次高、反复发生,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