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在我省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大背景下,郊区纪委监委积极践行“纪检监察工作更需要文明共进”的理念,坚持以“转作风、树形象、促改革”为抓手,齐抓共管,联创共建。于去年12月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工作验收,与此同时,全区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各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文明创建为纪检监察事业增添了一抹亮色。一是形成强大的共鸣效应,激活“创建动能”。多年来,区纪委监委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列为头号工程,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伴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推进,纪委监委的工作领域、环境、阵容有了较大的改变,如何统领好这支集执纪与执法于一身的忠诚之师、勇敢之师、文明之师,是摆在纪委监委班子面前的一道课题,必须向更高目标迈进,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全委机关向区委、区人大和全区人民的郑重承诺。二是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调集“全员上阵”。在原先创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措施分工,分设综合协调组、资料组、后勤保障组等,并从年初就严格按照《山西省文明单位测评体系》中的11个方面36项内容,对创建各个环节进行再精确再分解再细化,分时分段逐步展开,并且人人肩上有担子、每个科室有专责。首先从规范工作要求、执纪标准、言谈举止、文明礼仪入手,树立任何人都是单位形象代言人的理念,锤炼群众事情无小事的办事风格,坚持全天候、无缝隙的工作强度,坚决做到业务、创建“两不误、两促进”。三是营造和谐向上氛围,打造“干部之家”。在监察委员会成立后,按照宽严相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的工作方针,建设全区“干部之家”成为纪检监察机关的新要求。为此,新建了廉政文化走廊、荣誉陈列室、干部健身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职工食堂等,特别是将“三条禁令”“忠诚干净担当”“红船精神”“廉政公益题材”等素材张贴于走廊,营造出浓厚的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家园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来往办事的其他人员,都有深受教诲的感悟。四是时刻将规矩纪律挺在前面,实现“责己正人”。纪检监察机关是负责纪律检查和监督调查的专门机关,工作人员能否体现规范、文明的履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全机关上下始终坚持把严守党纪党规、廉洁履职尽责擎在头顶,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始终把强化纪法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印在心里,坚持公心律己、平等待人,努力传递公平法治正能量。始终把完善内控机制、安全文明办案烙在脑中,牢固树立100-1=0,即没有安全就没有办案的理念,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了近500件次的问题线索处置、上千人次的各种谈话、61个案件的审查调查和356名违纪人员的处理,特别是3案3人司法移送工作的顺利进行。五是打牢理想信念根基,及时“充电对表”。区监委正式挂牌并与区纪委合署办公以来,重点围绕政策把握、发现问题、处置线索、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审查谈话和固定取证等七方面的能力建设,开展“领导带头、人人上讲台”式“学思践悟、岗位练兵”全员培训18期1000余人次。此外,还采取集中授课、主题演讲、互动问答、闭卷考试方式举办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强化培训班,组织开展了十九大报告专题辅导讲座,使机关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水平明显提升,推进了人员、机构、业务、思想上的深度“融合”,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保证了政治坚定忠贞不渝、行动果敢雷厉风行、品质至纯不受诱惑。六是注重联建共创,形成“头雁效应”。“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区纪委监委做到了党群团妇协调并进,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全面铺开。坚持支部引领、群团共建,以“两学一做”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和“三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了“四个名册”“五本台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纪检监察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机关团支部、妇女等群团组织各项工作及时跟进,充分利用法定节假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与区检察院联合共建了职工书屋和文体活动场馆,共同举办庆祝建党96周年系列活动和文体联谊赛,丰富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健康向上情趣爱好。在全区建成了区级1个“少数型”和乡镇3个“重点型”、4个“常态型”谈话点,呈现出各项工作克难制胜、砥砺奋进的强劲势头。
党风正则民风淳、社风好。郊区纪委监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承文明创建没有完成时的理念,让文明之树再开盛花、再结硕果。